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南南人权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呵护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时代赋予世界各国的责任。 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政党。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发展促进人权,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功走出一条符合时代潮流的人权发展道路,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14亿多中国人民在人权保障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人权实践是多样的。世界各国人民应该也能够自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中国愿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促进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1·南南人权论坛当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人民至上与全球人权治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外交部共同主办。
发布时间:
2021
-
12
-
09
浏览次数:2
新华社上海11月22日电1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分析经济形势,研究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和上海市长龚正、吉林省长韩俊、湖北省长王忠林、广东省长马兴瑞、贵州省长李炳军发了言,李克强还与江苏、浙江、安徽、湖南、云南等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就经济运行情况视频交流。 李克强说,今年以来,我国发展遇到的新挑战交织叠加、超出预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助企纾困政策与深化改革并举,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煤炭供应紧张、严重洪涝灾害等影响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经济在攻坚克难中继续平稳发展。同时,国内外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办法想得更周全有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强化“六稳”“六保”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落实好岁末年初筹划的跨周期调节举措,加强能源、电力保障,推进改革开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防范化解风险,推动经济在爬坡过坎中持续健康发展。 李克强指出,目前我...
发布时间:
2021
-
12
-
09
浏览次数:5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题:政策频出,技术突破——从清洁能源发展看中国经济底气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重大项目建设捷报频传。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均位居世界首位,电解水制氢、核能热电联产、地热供暖等清洁能源应用稳步推进,清洁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涌现,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澎湃动力,更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充分彰显了我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充足底气。这是在江苏省如东县拍摄的潮间带风力发电场(2018年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风光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 海风吹过,点亮万家灯火。 东海之滨,江苏如东。154台风电机组在海上迎风转动,总装机容量48万千瓦,是目前亚洲名列前茅的海上风电场。 这是国家能源集团早期“播种”的试验场。 11月20日,国家能源集团建设的又一大型风电项目——江苏东台海上风电场,正式全容量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 从东海之滨到世界屋脊,从塞北大漠到岭南大地,我国风电产业走过了近40年“上山下海”的“拓荒”之路。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已突破3亿千瓦大关,是2020年底欧盟装机容量的1.4倍、美国的2.6倍,稳居世界第一。羊群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光伏产业园吃草(2019年6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
发布时间:
2021
-
12
-
08
浏览次数:7
国家外汇管理局12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24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48亿美元,升幅为0.15%。业内人士表示,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主要受到汇率折算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影响。展望未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持续恢复,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2021年11月,外汇市场交易保持活跃,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平稳。国际金融市场上,受新冠肺炎疫情进展、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主要国家债券价格总体上涨。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在汇率折算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表示,估值因素是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方面,美元汇率指数走强,11月升值2%至96.0。非美元货币对美元走势出现分化,英镑下跌2.8%,欧元下跌1.9%,日元上涨0.7%。资产价格方面,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0.7%;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下跌4.4%,日经225指数下跌3.7%,标普500指数下跌0.8%。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综合考虑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小幅回升。另外,真实贸易和跨境资本流动对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形成贡献。温彬说,受全球经济复苏和海外圣诞节临近消费需求较强影响,11月...
发布时间:
2021
-
12
-
08
浏览次数:4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吴雨)中国人民银行6日宣布,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考虑到参加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的大多数金融机构都达到了支农支小(含个体工商户)等考核标准,政策目标已实现,有关金融机构统一执行最优惠档存款准备金率,这样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专家表示,降准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此举有利于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在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看来,降准能够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并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据介绍,此次降准可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 此次降准是否意味着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对此,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
发布时间:
2021
-
12
-
07
浏览次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