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申铖)财政部部长刘昆27日表示,2022年将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在27日于北京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上,刘昆介绍了2022年财政工作重点。 12月27日,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举行。(财政部 供图) 他表示,2022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重点把握好六个方面:一是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二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三是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四是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五是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节俭办一切事业;六是严肃财经纪律,整饬财经秩序。 “加强对市场主体支持,加大政策实施力度。”刘昆表示,2021年,我国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达到1万亿元。2022年,要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落地。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实施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奖补政策,继续实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新增支持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地方安排中小企业纾困资金。 充分挖掘国内需求潜力,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加强风险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强化会计质量监督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切实履行好财会监督主责;优化财政科...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8
浏览次数:7
北京,12月26日(新华社)——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在交通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人民币3.28万亿元(约合5149.8亿美元)。根据美国交通运输部的数据,在1-11月期间,高速公路投资超过了人民币2.39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数据显示,内河航道投资达到人民币660亿元,同比增长7.4%,沿海航道投资同比增长19.1%,至人民币672亿元。与此同时,数据显示,对铁路的投资为6,401亿元,而对民用航空行业的投资为1,050亿元。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7
浏览次数:2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2022年“三农”工作。 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习近平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保证粮食安全,大家都有责任,党政同责要真正见效。要有合理布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实打实地调整结构,扩种大豆和油料,见到可考核的成效。要真正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猪肉、蔬菜等农副产品供给安全。 习近平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三农”工作领域的领导干部要抓紧提高“三农”工作本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7
浏览次数:1
时至年末,提振工业经济、护航2022年经济平稳开局成为多部门发力重点。日前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2022年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近期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密集部署,在精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挖掘市场需求潜力、优化发展环境、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等方面推出一揽子举措,打出稳定工业增长“组合拳”。 业内专家表示,面对工业经济出现的新的下行压力,多项举措承前启后,统筹跨周期调节和逆周期调节,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实现2022年一季度平稳接续,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受短期性、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叠加影响,三季度以来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工业经济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承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研究室主任乔宝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大宗原材料价格保持高位、能源资源约束趋紧、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多环节受阻等对工业生产造成较大制约,受疫情反复和供给约束增多等因素影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市场预期更趋谨慎。 但整体承压的同时,工业经济稳定恢复的总体态势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平稳健康发展有许多积极向好因素。乔宝华进一步表示,保供稳价政策发力,供给约束有所缓解,工业产能加速释放。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4
浏览次数:3
新华社南昌12月23日电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于23日在江西赣州成立。12月23日,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在江西赣州成立。新华社记者 余刚 摄 据了解,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由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等为实现稀土资源优势互补、稀土产业发展协同,引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两家稀土科技研发型企业组建而成,是一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组建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组建后的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是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股权多元化中央企业。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新发展格局下,稀土企业集团化经营、集约化发展,有利于加大科研投入,集成创新资源,提升稀土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应用能力,进一步畅通稀土产业链上下游以及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衔接,更好地保障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据了解,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将聚焦稀土的科技研发、勘探开发、分离冶炼、精深加工、下游应用、成套装备、产业孵化、技术咨询服务、进出口及贸易业务,致力打造一流的稀土企业集团。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4
浏览次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