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12月2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重温多党合作的历程和作用,发扬光荣传统,坚守合作初心,围绕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改革开放政策要增强发展动力、社会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线,积极履行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引导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共同奋斗的政治共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继续团结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汪洋、王沪宁、韩正出席座谈会。李克强受中共中央委托通报了今年经济工作有关情况,介绍了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有关考虑。 座谈会上,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蒋作君、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无党派人士代表宇如聪先后发言。他们完全赞同中共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考虑,并就加强宏观调控、提升政策效能,改善进出口结构、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提高生产制造装备水平、加快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健全人口服务体系、激发内需增长潜力,完善我国疫情防控策略、为稳增长打牢扎实基础,强化法...
发布时间:
2021
-
12
-
07
浏览次数:4
随着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截止日期临近,近期重点排放企业交易意愿上涨,交易活跃度逐步提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披露的数据显示,自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以来,总体保持平稳。截至11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4020.13万吨,累计成交额约17.20亿元。具体来看,今年7月份至10月份,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交易量分别为595.19万吨、248.85万吨、920.86万吨、255.30万吨,成交金额分别为3亿元、1.17亿元、3.85亿元、1.07亿元。11月份以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逐步放大。截至11月29日,月内成交量已达1999.94万吨,成交金额超过8.12亿元。圣泉集团碳足迹管理部总经理柳成军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近期碳交易市场活跃与履约截止日期临近有一定关系。”今年10月23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市确保2021年12月15日17时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17时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柳成军认为,随着年度配额陆续分配至企业,有缺口的企业一定会在市场寻求配额,届时市场的交易量有望进一步提升。不过,目前仍有部分企业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存在观望心态,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力量薄弱,对政策规定认识理解不到位,没有开展燃煤单位...
发布时间:
2021
-
12
-
06
浏览次数:2
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 题:保持定力、精准发力——2021年宏观政策“以我为主”彰显应对复杂局面的经济治理能力 “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宏观政策保持定力、精准发力,为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提供重要支撑,充分彰显应对复杂局面的经济治理能力。 展望未来,“以我为主”的政策定力、精准完善的调控手段,将继续护航中国经济稳健前行。 保持定力 宏观政策护航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开始调整,美联储宣布缩减购债规模,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开始加息。在此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牵动全球目光。 “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以我为主,稳字当头”,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申我国货币政策基调,释放出保持政策定力的明确信号。 “以我为主”是贯穿我国宏观调控的主基调。从“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的定调,到强调“做好跨周期调节”,我国宏观政策坚持以经济运行面临的短期和中长期问题为导向,不盲目跟从。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无论主要发达经济体采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开始转向,我国货币政策始终“不跟”,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既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又不搞大水漫灌。 “当前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符合经济发展所需,这与西方国家实施大规模刺激政策助推通胀高企形成极大反差。”...
发布时间:
2021
-
12
-
06
浏览次数:7
退市新规实施第一年的“年关”就要到来,经营欠佳面临保壳压力的上市公司再次进入紧张期。上周,沪市*ST华资、*ST新亿两家公司的保壳动作就可能被刚出台的营收扣除规则“消解”。然而,这种紧张感不仅来自时间的紧迫、规则的收紧、监管的从严,也因为重大违法退市又一次牵动市场敏感的神经。上周末,*ST新亿、*ST济堂、*ST金刚同时提示重大违法退市风险,若预报成为现实,2021年将有三例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落地。 市场所看到的“一年三例”,绝不是偶然地出现在大众视线。它意味着,证券监管执法,将用重大违法退市这根难啃的“硬骨头”,打磨“零容忍”的利剑。注册制下的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浪潮势不可挡,而它激起的沉渣,注定将被优胜劣汰的洋流带到退市的出口。 时至:从五年三案到一年三例 自10月下旬首次拉响重大违法退市警报后,*ST济堂、*ST新亿立即开启连续跌停模式,*ST济堂一度进入1元退市窗口期。即使随后股价反弹,也难逃两市最便宜A股的“标签”:截至发稿,*ST济堂、*ST新亿分别报收1.14元、1.41元,位列两市最低价A股第一和第三。 不出则已,一击必中。作为最具威慑效果的退市指标,重大违法退市这一次的“出击”恰逢一个新的时机:新一轮退市制度实施首年。 在重大违法退市机制诞生的早期,从标准确立到案例出现,总是伴随一段时间差。2014年的退市制度改革首次新增重大违法退市概念,将欺诈发行和重大信息...
发布时间:
2021
-
12
-
03
浏览次数:3
专车往返接送、专人全程陪同办理、50万保额保险……北京一单二手房交易的服务水准,已经抬升到这样的高度了?近日,北京麦田房产对外称,本月起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包含上述内容的“VIP交易服务2.0版”。不只是麦田,近期链家、我爱我家也都纷纷推出了“随心签”“面签易”等各种各样的服务。 当房地产市场褪下了量价齐升的热度,服务短板被更广泛地关注。各家花样翻新推出各种升级服务的背后,是楼市降温,买房人比以往更加关心居住品质,这也就对中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易服务接连升级 原本,麦田房产在北京的“VIP交易服务”只针对成交价在1500万元以上的客户。而近期推出的2.0版本,则将租赁、买卖、赠予代办在内的老客户全部囊括其中。“覆盖范围从过去的30%扩展到了一半以上。”麦田房产客户运营副总经理孙庆磊说。 抛开专车接送、50万保额等夺人眼球的“标签”,孙庆磊更愿意突出在传统二手房经纪人之外,新添了一位“权证经理”。权证经理负责为买卖双方设计专门交易方案,尤其是处理让人格外头疼的产权、证件、公证、贷款、缴税等难题。 在二手房交易占比约八成的北京楼市,一买一卖的“连环单”占比在各家中介里都持续攀升,随之攀升的还有因“连环单”交易复杂而产生的投诉量。 “过去一段时间交易投诉大部分都是因为前期方案没有做好,交易节奏不对,导致交易不成功。”孙庆磊说。 最近中介行业还有一个焦点——贷款签约。为了让客...
发布时间:
2021
-
12
-
03
浏览次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