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平安密集回购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实际上,今年以来外资也在密集加仓部分保险股。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截至5月15日,A股五大保险股中,外资(北向资金)对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均进行了加仓。其中,对中国人保的持股量较去年末大幅增长125%。 去年保险板块重挫39%。今年以来保险板块并未止跌,年内下跌14.49%。其中,新华保险跌幅高达27.29%。相较而言,在五大保险股中,中国人保的股价较为抗跌,全年仅下跌1.7%,是A股保险板块中跌幅最小的个股。 寿险业低迷财险业复苏 与去年对保险股普遍加仓不同的是,今年以来,外资对不同业务类型的保险股的持仓策略发生变化:加仓偏重财险业务的个股,减持偏重人身险业务的个股。 外资持股量变化反映了这一特征。Chio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15日,外资对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的持股量分别较去年12月31日增长了125%、16.5%、0.1%、-10.9%、-19.3%。其中,外资持股量增幅比例最高的中国人保的主营业务偏重财险业务,而中国人寿只经营人身险业务。 外资这一调仓特征也与当下国内保险业发展现状吻合,即寿险业保费增速仍未出现触底反弹拐点,而财险业出现复苏迹象。 一季度,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这5家寿险公司合计原保费达7017.04亿元,同比微增0.28%;而...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7
浏览次数:3
新华财经北京4月21日电(记者刘玉龙、陈碧琪、张斯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期间,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再次成为与会人士热议的焦点。业内人士分析,碳中和是一场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关键。部分受访人士表示,绿色低碳发展潜力巨大,积极推动多种能源协同互补,加快能源与建筑、交通、工业等行业融合发展,创新能源数字化新业态,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能源转型需求紧迫 绿色低碳发展潜力巨大“对于企业来说,我们看到绿色能源的需求实际上是越来越大的,尽管国际局势持续变化,绿色能源的需求情况并没有受到根本影响,实际上还推动了转型。”FMG集团首席执行官伊丽莎白·盖恩斯说,面对“双碳”目标,作为化石能源燃料领域企业,FMG集团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企业在转型以及可再生能源方面加大了投入,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降低成本。招商集团总经理胡建华说,交通领域是用电大户,在碳中和、碳达峰方面,招商集团致力于以积极的态度和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作出贡献,包括加大推进港口岸电、公路沿线充电站的建设等。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表示,能源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第二,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实现“双碳”目标。第三,能源行业内部...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6
浏览次数:7
中短债基金的风口又回来了。今年以来,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下,绝大多数中短债基金取得了正收益,这也让该类型产品得到了投资者认可,规模大增。基金公司顺势发售中短债基金,Wind数据显示今年新发的短债基金数量同比大幅增加。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较宽松的货币环境支持融资成本维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中短债基金仍有较高投资价值。不过,资金利率继续走低空间有限,市场短期操作思路也会相对谨慎。 中短债基金规模大增 中短债基金和普通债券基金主要差别体现在投资组合的久期方面,其投资债券到期年限不超过3年,不能配置股票、可转债等品种。 中短债基金最早出现在2005年,当时在股市低迷之际,博时基金成立了行业内第一只中短债基金——博时稳定价值,随后多家基金公司相继推出中短债基金产品。随着2006年股市大牛市的到来和货币基金的崛起,中短债基金的收益与货币基金相比不具优势,出现巨额赎回,不少中短债基金选择转型为货币基金或普通债券型基金。 沉寂多年的中短债基金在2017年重获生机。当年6月,鹏扬基金成立了鹏扬利泽,9月金鹰基金成立了金鹰添瑞中短债。2018年A股市场进入调整期,一些基金公司借机推出了多只中短债基金。 进入2022年,中短债基金的风口似乎又回来了,近期,中欧基金、建信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多家公司都在发行中短债基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公司发行了32只短债基金;而在去...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6
浏览次数:7
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阶段性免除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并允许延期还本……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一系列举措,着力稳住经济大盘。 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的超预期影响,4月份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此次会议指出,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定信心,正视困难和挑战,着力稳住经济大盘,为统筹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基础,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其中要突出抓好稳就业与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龙海波说。 会议提出,财政、货币政策要以就业优先为导向,退减税、缓缴社保费、降低融资成本等措施,都着力指向稳市场主体稳岗位稳就业,以保基本民生、稳增长、促消费。要进一步研究运用多种政策工具,调动地方积极性并压实责任,切实稳岗位稳就业。 国家助学贷款是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为帮扶他们减负和就业,会议决定,免除今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生今年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免息资金由国家财政承担;本金可申请延期1年偿还,不计复利。预计免息20多亿元、延期还本50多亿元,惠及400多万毕业生。 当前,我国基本民生需求品供应是充裕的,但不可掉以轻心。在确保物价稳定方面,会议提出,要抓实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产...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3
浏览次数:7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11日说,为推动中央企业再瘦身、再优化,国资委已印发专项工作方案,启动新一轮央企“压减”(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工作。 他是在11日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压减工作‘回头看’专项行动推进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2016年以来,国资委指导各央企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压减”工作。截至去年底,中央企业共“压减”法人19965户,法人层级5级以内企业已超过70%,企业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管理效率不断提高。 新一轮“压减”工作总目标是:下决心清理退出一批企业、优化整合一批企业、重点监控一批企业,进一步减少法人户数,力争将中央企业集团公司管理层级控制在4级以内、大多数企业法人层级控制在5级以内。 翁杰明表示,推进新一轮“压减”既要聚焦重点指标,提高针对性、精准性,又要聚焦特定企业,因企施策探索有效“压减”方式。“对特殊目的公司、项目公司等类型企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有利于企业正常经营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压减’工作中进行合理区分,明确有效管控措施。”翁杰明说。 他强调,新一轮“压减”工作,要从简单地减数量、压层级,转为对法人机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机制,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有力支撑;同时,继续将“压减”与剥离清退“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亏损治理、重组整合、去...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3
浏览次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