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下称《措施》),包括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本民生六个方面33项措施。记者梳理发现,在房地产相关领域,主要包括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推动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灵活调整个人住房贷款还款计划等多项具体惠民便民举措。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措施》意在支持稳住经济大盘,释放出许多积极信号,还特别强调了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房租和税费减免方面,内容相对集中,对于增强市场主体信心和活力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企业缴存住房公积金有困难怎么办?个人还款有困难怎么办?逾期还款会不会影响个人征信?这既是当前企业经营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全国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最受关注的现实问题。《措施》指出,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按规定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到期后进行补缴。在此期间,缴存职工正常提取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不受缓缴影响。受疫情影响的缴存人,不能正常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作逾期处理,不纳入征信记录。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高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更好满足实际需要。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阶段性缓缴住房公积金,有助于帮助受困群体渡过暂时困难,稳定市场信心,也有助于避免金融机构潜在不良风险,...
发布时间:
2022
-
06
-
02
浏览次数:4
中国债券市场制度型开放再次迈出重要一步。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近日发布联合公告〔2022〕第4号(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以下简称《公告》),统筹同步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根据《公告》,获准入市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范围没有变化,而程序则进一步简化,可投资范围也扩展到交易所债券市场。业内人士表示,《公告》的发布体现了“一套制度规则、一个债券市场”原则,可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统一资金跨境管理。与此同时,将提升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与稳健性,有利于扩大资本项目流入,更好地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提升金融体系应对国际复杂局势的能力。实际上,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取得积极进展,境外机构通过直接入市渠道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各项政策安排不断完善,主体范围和投资品种不断扩大,管理方式更加市场化。而《公告》在此基础上,在现行制度框架下,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具体而言,一是坚持以法人机构为市场主体和监管对象,明确各方权责,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直接或通过互联互通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自主选择交易场所。二是立足我国商业银行柜台、跨市场转托管、“债券通”业务等多年良好实践,坚持穿透式数据和信息收集,探索建立健全兼容多级托管的包容性制度安排。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债券登记结算机构或者...
发布时间:
2022
-
06
-
01
浏览次数:4
新华社布鲁塞尔5月31日电(记者康逸)欧盟统计局5月31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受俄乌冲突影响,能源市场持续动荡,食品价格飙升,5月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8.1%,再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5月欧元区能源价格同比上涨39.2%,是推升当月通胀的主因;食品和烟酒价格上涨7.5%;非能源类工业产品价格上涨4.2%;服务价格上涨3.5%。当月,剔除能源、食品和烟酒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为3.8%。 从国别来看,欧洲主要经济体德国5月通胀率为8.7%,法国为5.8%,意大利为7.3%,西班牙为8.5%,均处于高位。波罗的海三国以及荷兰、斯洛伐克、希腊的通胀率均达两位数。 欧洲中央银行最新发布的金融稳定评估报告指出,鉴于俄乌冲突导致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欧元区通胀高企风险增加,金融稳定状况随之恶化。 欧洲央行理事会成员、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此前表示,欧洲央行加息的时机已经到来,可能最早在7月采取行动。 关于加息节奏,分析人士预计,欧洲央行可能采取小步快跑的渐进路径。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莱恩日前排除了7月份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指出可能在7月份加息25个基点,并在9月份再次加息25个基点。
发布时间:
2022
-
06
-
01
浏览次数:3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聚焦影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在3年内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旗舰型龙头上市公司,培育一批专业优势明显、质量品牌突出的专业化领航上市公司,提出了14项具体工作举措,涵盖推进上市、资本运作、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诸多上市公司改革发展关键环节。 《工作方案》提出要分类推进上市平台建设,形成梯次发展格局,即做强做优一批,调整盘活一批以及培育储备一批。其中包括通过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推动更多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梳理业务协同度弱、管理链条过长、缺乏持续经营能力、长期丧失融资功能、存在失管失控风险等情况的上市平台,列出清单,因企制宜制定调整计划,2024年底前基本完成调整;支持各类纳入改革试点和改革专项工程的重点企业,以及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布局的企业到相应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可注入现有上市公司平台,必要的也可单独上市。支持有利于理顺业务架构、突出主业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价值实现的子企业分拆上市。 在促进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和规范运作、强化上市公司内生增长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工作方案》也明确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和时间表,例如2024年底前,原则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要在董事会规范运作的前提下全面依...
发布时间:
2022
-
05
-
31
浏览次数:5
5月26日,商务部、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外经贸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的通知》,从加强宣传和培训、提升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性、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鼓励银行积极拓展“首办户”、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等方面,支持外经贸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通知称,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分支机构要及时摸排汇率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认真研究解决企业开展汇率避险和人民币跨境结算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结合各地实际细化出台针对性措施,增加有效政策供给,为银行展业、企业享惠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通知要求,加强宣传和培训,帮助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鼓励银行为企业提供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与其套期保值需求相一致的外汇衍生品业务,提示企业遵循“保值”而非“增值”为核心的汇率风险管理原则。及时纠正“赌”和“炒”的投机心态,引导企业聚焦生产经营,固本培元增强抗风险能力。 通知要求,完善汇率避险产品服务,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便利性。鼓励银行持续提升基层机构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服务能力,支持中小银行合作办理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服务,满足企业多元化汇率避险需求。进一步便利企业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鼓励企业通过人民币跨境计价结算规避汇率风险。有序开展跨国企业集团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便利化试点等。 在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精准服...
发布时间:
2022
-
05
-
31
浏览次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