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资本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调整。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对于市场普遍关注的宏观经济运行、房地产企业、中概股、平台经济治理、香港金融市场稳定等问题,会议都给出了明确回应,释放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鲜明信号。 直面市场关切 对热点问题一一作答 业内人士指出,会议直面市场关切,研究的五大问题是市场近期最关注的热点话题。相关回应将引导各方正确认识和把握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对恢复市场信心非常重要。 会议指出,关于宏观经济运行,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对于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问题应该怎么看怎么办?会议明确,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近期中概股连续下行,市场存在不少担忧。“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会议亮明了我方态度的同时也透露了监管合作的相关进展,“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 平台经济治理情况也是各方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次会议对这个话题着墨颇多,透露出很多值得关注的新动向:“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
发布时间:
2022
-
03
-
18
浏览次数:1
在积极政策信号的催动下,人民币再度迎来强势行情。 3月16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强势升破6.38、6.37、6.36、6.35四道关口,一度走强至6.3421,日内涨幅最高逾370点,实现去年10月19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同一时间,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节节走高,日内接连收复6.38、6.37两道关口,最高触及6.3538。 此前,面临俄乌局势、国内疫情及美联储加息等多重不确定性,市场成交趋于谨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延续两周走低,几乎回吐了年初以来的全部涨幅。尤其是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累计跌超570个基点,贬值幅度达0.90%。 市场认为,人民币强势反转主要缘于昨日高层释放强烈“稳增长”信号,为市场注入信心。“我国前两个月经济恢复增长超出市场预期,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经济基本面支撑,同时,国务院金融委会议释放稳预期信号,提振了市场主体的信心,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推动人民币对美元表现强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记者表示。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表示,国务院金融委会议释放出较强的“稳增长”与“宽信用”信号,利多我国宏观经济,给市场吃了“定心丸”,有效提振“稳增长”信心,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拉升。 影响外汇市场表现的一大重头戏即将揭幕。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计,在不断攀升的通胀压力下,美联储此次将至少加息25个基点。但若美联储超预期...
发布时间:
2022
-
03
-
18
浏览次数:3
新华社法兰克福3月10日电 综述:欧洲央行年内升息可能性上升 欧洲中央银行10日迈出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重要一步,以一种灵活的方式给出结束资产购买的时间表。专家指出,鉴于欧元区通胀形势,欧洲央行年内升息的可能性在上升。 欧洲央行当天的货币政策决议将缩减常规资产购买计划的行动提前了数月,并承诺如果中期通胀预期不回落,将在今年第三季度结束购债。 根据决议,欧洲央行对欧元区关键利率的调整将在购债结束后的“某个时间”进行。分析人士认为,这使得欧洲央行在加息问题上有了更大灵活性。 由于俄乌冲突对经济不可预见的影响,此前不少专家认为欧洲央行不会在本周决定加快缩减购债的步伐。 当天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不希望此次决定被理解为加快货币政策正常化。欧洲央行的主要目的是在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增加政策灵活性。她还说,决定下一步行动的关键不是时间而是数据。 在欧洲央行当天公布的最新宏观预测中,欧元区通胀预期再次被全面上调,其中对今年通胀水平的预测比去年12月上一次的预测值大幅提高了1.9个百分点,对明、后两年的预测值也分别上调了0.3和0.1个百分点。 荷兰国际集团宏观研究部负责人卡斯滕·布热斯基指出,滞胀风险将使欧洲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进程复杂化。欧洲央行的决定保留了政策灵活性,让今年年底前加息成为可能。 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公司欧洲固定收益部门负责人戴维&...
发布时间:
2022
-
03
-
16
浏览次数:2
新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产业造就新机遇。包括氢能、储能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热门话题之一。多位代表委员及专家建言,完善氢能、储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推动有效实施,推进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储能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储能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业内人士透露,《“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已印发。业界预期,今后几年,新型储能将由商业化初期逐渐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逐步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万亿元储能产业有望照进现实。有机构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区市明确了新型储能发展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加快推进制定新型储能系统安全规范,鼓励发展多种技术路线的储能电池。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建议,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参照抽水蓄能,建立适应新型储能特点的容量电价政策,形成稳定合理的收益空间,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发展环境,促进各类储能的健康发展。 在技术突破方面,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建议,加大对颠覆性、前沿性新一代储能材料与装备技术的开发投入,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具有战略意义的镁储能材料的开发应用。 氢能产业驶入“快车道” 氢能产业发展热潮同样势不可挡。日前公布的《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氢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60座加氢站,推广燃料电池汽车5000辆,氢能产业总产值达10...
发布时间:
2022
-
03
-
16
浏览次数:1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彰显了强大的发展活力和韧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条件,特别是亿万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创业创新的巨大潜能、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我们还积累了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货运区。2021年浦东机场出入境货机数量和货邮吞吐量都创下开埠以来历史新高。这一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05万亿美元、增长21.4%,一举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台阶,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仅外贸增量就达到1.4万亿美元,相当于2005年全年外贸规模。
发布时间:
2022
-
03
-
15
浏览次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