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25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称国有企业)主要效益指标保持增长,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 1—2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116208.4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中央企业69667.8亿元,同比增长16.0%;地方国有企业46540.6亿元,同比增长11.0%。1—2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6118.6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中央企业4852.5亿元,同比增长20.9%;地方国有企业1266.1亿元,同比增长3.3%。 1—2月,国有企业应交税费10529.2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中央企业7872.7亿元,同比增长12.5%,地方国有企业2656.5亿元,同比增长14.4%。 2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0%,与上年同期持平,中央企业66.4%,与上年同期持平,地方国有企业62.7%,上升0.1个百分点。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8
浏览次数:1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题:前2个月规上企业利润增长5.0% 持续提振工业经济仍需加力 面对新的下行压力,开年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数据显示,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0%,增速较去年12月份回升0.8个百分点。但当前国际国内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基础还不牢固,持续提振工业经济运行仍需加力。 在工业生产加快、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涨幅较高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工业企业销售较快增长。统计数据显示,1至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9%,高于去年12月份1.6个百分点。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40个行业收入同比增长。 “多数行业实现利润增长,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或减亏,其中有15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过10%。”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说。 部分消费品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受春节提振消费等因素拉动,部分基本生活类消费品行业利润增长较快。1至2月份,酒饮料、纺织、食品制造、文教工美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2.5%、13.1%、12.3%、10.5%。 工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朱虹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稳增长和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延续了去年以来的恢复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8
浏览次数:1
证券业再迎重磅利好。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结算”)昨日发布的消息,中国结算降低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至16%,并减免部分登记结算费用。据相关测算,预计将释放资金约200亿元。 中国结算官网发布的消息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降低市场资金成本,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中国结算配合正在推进的货银对付(DVP)改革,自2022年4月起将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自18%调降至16%。 同时,为支持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地区经济加快恢复发展,中国结算自2022年4月起减免两网及退市公司股份证券登记费、B股及债券非交易过户费、封闭式基金分红派息手续费等部分登记结算费用,并免收注册地在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上海市、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深圳市等地区的发行人2022年登记结算费用。 对此,中国结算官网消息表示,降低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是中国结算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力举措之一。 中国结算指出,此次中国结算开展的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调降工作,经过了充分的测算,在确保结算系统安全的基础上,降低交易结算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同时,DVP改革正在积极稳步推进,改革方案经过充分论证,并充分征求了市场意见,得到了市场机构的一致肯定,改革实施后资本市场风险防...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4
浏览次数:2
日前,人民银行批准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筹)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这是央行发放的首批金融控股公司牌照,目前还有3家金控公司设立申请已获得受理,分别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深圳市招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 央行表示,实质控制多类金融机构的非金融企业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并纳入监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补齐金融监管短板的重要举措。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有利于推动非金融企业有效隔离金融与实业,防范风险交叉传染,实现金融股权集中统一管理,促进规范可持续发展。下一步,央行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依规开展已受理企业的审批工作,稳妥有序推动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设金融控股公司。遵循宏观审慎管理理念,以并表为基础,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全面、持续、穿透监管,推动其保持资本充足,完善公司治理,强化风险隔离,依法合规经营,不断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4
浏览次数:2
3月21日,在收听收看了全省小麦管理暨病虫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郑州召开续会,对郑州市小麦管理暨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副书记、市政协党组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杜新军,副市长李喜安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当前我市小麦处于拔节期,随着气温回升,多种小麦病虫害也将进入混发和盛发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工作部署,采取措施,认真组织开展查治工作。 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细化统防统治措施,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要加强病虫监测,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做出发生趋势预测,及时报告病虫发生情况,为科学决策和科学防治提供依据。要制定预案,备足物资,组织动员专业化合作组织等社会力量投入统防统治工作,努力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要加快推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尽快修复水毁基础设施,切实夯实水利设施基础,为汛期防汛抗旱做好准备。要紧抓“三病一虫”等重点病虫害防控,按照“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防治全田”的科学精准防控策略,及时封锁扑灭发病中心,把病害控制在点片、初发阶段。要加强宣传,搞好服务,加强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技术和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农信通等媒体,广泛宣传春季麦田病虫害科学防控技术,提高群众主动防治、科学防控意识,坚持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相结合,切实做到应防尽防、应治尽治,确保夏粮丰收。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3
浏览次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