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于周二上午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新的里程碑。9时43分,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倒计时进入零点时,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第一级8个发动机和4个助推器喷射出橙色火焰,将19层的运载火箭和卫星送入太空. 此次发射标志着北斗系统在轨建设的完成。北斗是中国最大的天基系统,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盟的伽利略(Galileo)一起,是全球四大导航网络之一。来自四川各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务人员应航天部门邀请,在航天中心见证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射任务。中国中央电视台对此次发射进行了直播,这是第一个在电视上直播的北斗卫星任务,也是10年来在西昌中心的首次电视直播发射。据中国卫星导航办公室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在轨测试,这颗新卫星将开始正式运行,并与其他北斗卫星协同工作,使全球用户能够获得高精度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 宇宙飞船,这是通过铁路运输到西昌中心4月4日,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基于DFH-3B卫星平台设计和制造的 ,它的目标是在轨道上工作至少12年。
发布时间:
2020
-
06
-
23
浏览次数:63
第22次中欧领导人会议将于周一通过视频会议举行。观察人士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际,两大全球大国可以利用中国领导人与欧盟新领导层的首次正式会晤,打造更加紧密的关系。 习近平与欧盟主席迈克尔查尔斯通过视频进行了会谈。会议原定于今年3月在北京举行,但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推迟。此次会议正值中欧纪念建交45周年之际。也是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与欧盟成员国加强沟通与合作的背景下举行的。习近平在过去几个月里一直通过电话会谈或信件与欧洲国家领导人保持良好的沟通。 在6月3日与下半年将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的通话中,,习近平在电话中重申中国加大计划与德国和欧盟政治议程的承诺。习近平也表达了中方愿同欧盟在维护多边主义、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不确定世界提供确定性等方面加强战略合作,推动中欧关系迈上新台阶。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约瑟博雷利上周在博客中写道“中国在全球政治发挥着日益增长的作用, 在许多由中国扮演至关重要角色的问题上如疫情流行恢复、气候变化和可持续的连接,我们有极大的兴趣与中国一起合作”。所有这些都为中欧合作形成了一个巨大而积极的议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忠平表示,中欧之间的密切互动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即尽管存在分歧,但合作仍是双方关系的首要原则。疫情也拉近了中欧的距离,中欧及其成员相互支持...
发布时间:
2020
-
06
-
22
浏览次数:28
国有企业与湖北省政府签订大额交易合同以帮助振兴当地经济。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信息,本月初为了进一步帮助新冠疫情震中城市的湖北省首府武汉市恢复经济,中央国有企业与该省签署了包括72个重大项目在内的共34份交易合同。 包括中国三峡集团公司、华润集团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内的中央国有企业总共投资了3277.3亿元人民币(463.4亿美元),交易涉及新能源、城市发展、环境保护、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等多个行业。其中投资超过10亿元的有48个,超过100亿元的有9个。这些项目将集中在新能源、生态环保、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除了帮助湖北振兴经济之外,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表示还会有更多利好政策以促进央企与湖北省政府的合作共赢。 为了保持经济基本面稳健,政府强调要紧紧抓住就业、民生、市场主体发展、粮食和能源安全、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运行、社会运行顺畅这“六大重点”。 自2016年以来,中央企业与湖北签署了623项合作协议,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迄今已有近80家中央国有企业在该省投资。国资委表示,其他国有企业如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和中国信息通信技术集团公司也选择在湖北设立总部。 “尽管我们的工作日程因2月至3月的COVID-19疫情而推迟,但...
发布时间:
2020
-
06
-
20
浏览次数:79
患难识知己,逆境见真情。面对疫情,中国和非洲相互声援、并肩战斗,中非双方更加团结,友好互信更加巩固。 6月17日,中非领导人通过视频连线召开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共商团结抗疫大计,共叙中非兄弟情谊。习近平主席主持会议并发表主旨讲话,展现了中非“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的坚定决心,指明了疫情形势下中非抗疫及务实合作的前行路径。会议发表了《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联合声明》,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中非团结合作的时代强音。 青山一道,风雨同担。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向50多个非洲国家和非盟交付大量医疗援助物资,向11个国家派出抗疫医疗专家组,举行30多场专家视频会议,开展培训活动近400场……一项项数据,彰显着中国对非洲国家抗击疫情的大力支持。 在中国战疫最艰难的时刻,50多位非洲领导人向中国表达慰问,非洲各国纷纷向中国赠送抗疫物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科摩罗的“科中友好协会”为中国捐款,欠发达国家赤道几内亚向中国捐赠200万美元,非洲国家的无私援助同样温暖了中国人民。疫情面前,中非你拉我一把,我扶你一下,生动诠释了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兄弟情谊。 面对疫情,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面对病毒,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高人一等。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上,习...
发布时间:
2020
-
06
-
19
浏览次数:27
6月16日晚,北京市举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1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即时起,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调至二级,并相应调整防控策略。从全球看,境外疫情呈现持续蔓延态势,境外输入仍是北京市最重要的疫情风险。 6月11日,北京市在连续57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后,再次出现本地病例。此起聚集性病例已波及9个区、28个街道。 初步判断,聚集性疫情是由人际传播或者物品环境污染引起的感染所致。 即时起,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调至二级,并相应调整防控策略。严格农贸市场、菜市场、餐饮店、单位食堂等场所防疫措施,全面规范开展环境消杀并加强监测,对地下阴冷、潮湿的经营场所全部关停。上述场所相关从业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和手套。严格口岸食品检验检疫,完善进口食品检疫标准,加强溯源管理。中高风险街乡、新发地市场相关人员禁止离京,其他人员坚持“非必要不出京”,确需离京的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恢复社区封闭式管理,落实测温、查证、验码、登记等措施后方可进入。中高风险街道(乡镇)所辖小区(村)外来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高风险街道(乡镇)所辖小区(村)进行全封闭管控,人员只进不出、进行居家观察并做核酸检测。调整公共交通限流比例,控制满载率。落实消毒通风、体温检测、佩戴口罩、留观区设置、发热乘客移交和信息登记等防控工作。在10类人员核酸检测“应...
发布时间:
2020
-
06
-
18
浏览次数: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