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再次强调“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当前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长三角区域要发挥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 多位业界专家一致认为,座谈会进一步表明了我国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也展现了我国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鲜明态度。 在疫情和全球市场萎缩的背景下,长三角区域如何用日益畅通的“小循环”来促进国内“大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如何发挥联通国内外市场以及勇当科技创新先锋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对此,人民网财经邀请权威专家予以解读。 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 以“小循环”促“双循环” 长三角覆盖区域约占国土面积4%,经济总量却占全国1/4,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对内吸引、对外示范作用日益凸显。 如何下好长三角一体化这一先手棋,长三角区域的畅通循环对促进国内大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有何助力作用? 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
发布时间:
2020
-
08
-
24
浏览次数:27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2019年人民币跨境使用逆势快速增长,全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9.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1%,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据最新统计数据,人民币在主要国际支付货币中排第5位,市场份额为1.76%。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立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在制度改革和不断创新的保驾护航下,取得显著成绩。2016年,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后,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全球公共物品属性不断增强。 人民币国际化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产物,也是市场驱动下水到渠成的过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壮大以及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扩大,越来越多市场主体参与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来。当前,作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人民币支付货币功能不断增强,投融资货币功能持续深化,储备货币功能逐渐强化,计价货币功能也有所突破,人民币国际化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人民币跨境使用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贸易、金融及经济的背景下,人民币跨境使用仍保持韧性并呈现增长。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疫情,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继二季度经...
发布时间:
2020
-
08
-
17
浏览次数:62
周四,政府官员表示,中国将加强服务,帮助解决全球企业的经营困难,以稳定外国投资者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经济影响下的长期商业信心。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 - 7月,我国非金融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达到5356.5亿元(771.6亿美元),同比增长0.5%,自1月份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人们看到,二季度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由一季度同比下降6.8%转为增长3.2%;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8.4%,较一季度下降10.8%,回升明显。荷兰国际亚洲研究所经济史专家理查德·格里菲斯指出,二季度中国经济数据以及持续流入的外资表明,长期以来,中国作为全球投资目的地的热度未减。这也清楚地表明,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当然,就上半年整体而言,中国经济增长、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等主要指标仍处于下降区域,疫情冲击的损失尚未完全弥补。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对此,中国决策层显然有着清醒的认识。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中国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由此成为当下中国经济的一个热词,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战略指引,将有助于中国打开更大发展空间。 怎么理解“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意味着“不等不靠”,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在国内,持续扩大内需...
发布时间:
2020
-
08
-
14
浏览次数:29
俄罗斯总统普京11日表示,俄卫生部已首次对本国研制的一款新冠疫苗给予国家注册,他的女儿已接种,并且感觉良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开始大量生产。据俄总统网站11日消息,普京当天在位于莫斯科州的总统官邸与多位俄政府官员举行视频会议时表示,这款疫苗由“加马列亚”流行病与微生物学国家研究中心(下称“加马列亚”中心)以腺病毒为载体研制而成,“疫苗已通过必要检验,它能充分有效发挥功能,稳定生成抗体”。 普京介绍说,他的一个女儿参加了疫苗试验,注射了两次。“在第一次注射后她的体温升到38摄氏度,次日降到37摄氏度多,没有其他状况。第二次注射后,体温在略有升高后恢复正常且感觉良好,体内的抗体水平很高。很多受试者在注射这种疫苗后体温正常。” 普京还表示,保障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大量生产,供所有需要注射疫苗的人使用。 “加马列亚”中心主任金茨堡7日介绍说,这款疫苗属于腺病毒载体疫苗,也就是将编码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核酸片段导入腺病毒,以腺病毒作为载体,诱导人体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免疫应答。 据俄媒体报道,至今俄已有17家科研机构正在研制至少26种新冠疫苗,其中“加马列亚”中心的这款疫苗研制进度最快。“加马列亚”中心这款疫苗的1期和2期临床试验分别于7月15日和8月3日结束,达到了俄疫苗安全和有效标准。按计划,该中心将在...
发布时间:
2020
-
08
-
12
浏览次数:87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缩窄至零,显示消费需求恢复较慢,扩内需政策亟待加力。国家发改委称,将深化细化落实扩大内需举措,拓展农村消费、促进消费新业态加快发展。 今年上半年,CPI同比上涨3.8%。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6.2%,涨幅比去年同期扩大11.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3.27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的八成多。 “推动物价上涨主要因素是结构性的,主要是食品价格推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目前工业和消费品供需比较平稳,夏粮丰收为粮食价格稳定乃至整体食品价格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为物价平稳奠定了基础。 刘学智表示,去年下半年,我国重点民生商品出现明显波动。但从今年看,受疫情冲击,需求总体偏弱,而且中央明确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这也有利于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 郭丽岩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CPI翘尾仅为1.1%,比上半年回落2.2个百分点。预计下半年菜价、果价同比变化大部分时间将处于相对下降状态。因此,下半年食品价格对CPI上涨的支撑力将减弱。 “最为关键的是,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机制性操作已经形成。全国肉、菜等农副食品产能和储备有保障,供给总量充足。即便局部地区疫情出现零星反弹,对居民家庭的肉菜供应也能及时补给到位。”郭丽岩表示,随着全国范围的服务消费进一步恢复...
发布时间:
2020
-
08
-
11
浏览次数: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