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的小雨淅淅沥沥,一辆汽车自动停在指定的地点等待乘客上车。乘客系好安全带后,自动驾驶汽车开始了它的旅程。它能自动避开行人,加速,减速,超过其他车辆,通过红绿灯直到到达目的地。
周六,随着中国叫车公司滴滴出行(Didi Chuxing)加快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该公司宣布在上海部分地区向乘客开放其自动打车服务,这一场景在上海变得越来越普遍。
滴滴表示,在其移动应用上注册后,乘客可以在上海的指定区域内要求免费乘坐自动驾驶汽车,该区域涵盖了汽车展览中心、商业区、地铁站和闹市区的酒店。为确保安全,滴滴表示,在紧急情况下,每辆自动驾驶汽车都将配备一名备用司机。该公司还建立了一个自动驾驶安全控制中心,可以实时监控车辆和路况,并为需要的车辆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滴滴首席技术官兼自动驾驶业务部门首席执行官张波表示:“自动驾驶需要超越一种新颖但有限的体验,成为普通公众在高度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可靠、高效的日常出行选择。
此前不久,滴滴与中国主要汽车制造商北汽集团(BAIC Group)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具有4级自动驾驶功能的定制无人驾驶汽车。4级自动驾驶意味着汽车可以在没有人驾驶的情况下自动驾驶。
6月27日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专家表示,自动驾驶不应该只是一种新奇体验,以后可以成为日常出行的切实补充。但道阻且长,无人驾驶大规模商用还需要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