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个月中国经济相关数据15日发布。随着一系列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5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边际改善,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势头。
年中临近,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面对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等多重压力,中国经济走势如何?
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 恢复基础仍需巩固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4月份同比下降2.9%,转为同比增长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收窄4.4个百分点;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月加快9.5个百分点;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改善,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国民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
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受乌克兰危机和国内疫情冲击等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继一季度实现总体平稳开局后,4月份经济主要指标出现明显下降,恢复发展遭遇“倒春寒”。
多重风险挑战下,中国经济呈现恢复向好势头来之不易。
“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主要指标边际改善。”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说。
从前5个月的累计数据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3%;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4.9%;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29万人,经济主要指标保持增长,继续彰显韧性和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地区经济加快恢复。如5月份,长三角地区和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3.2%和1.1%,降幅比上月收窄超10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货物贸易进出口环比增长近20%,进出口明显恢复。
“中国经济释放恢复信号。”路透社如此评价5月份中国经济表现。
不过,数据也显示,前5个月,主要指标增速还处于低位,部分指标同比下降。“国内经济恢复仍然是初步的,恢复基础还需要巩固。”付凌晖说。
政策精准发力 着力稳住经济大盘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不断调整和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尽管局部地区仍有小幅波动,但全国疫情形势整体保持平稳。
亿万市场主体是保就业、保民生和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关键力量。近期,一揽子政策接续出台、精准发力,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