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坪山村,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三优2号”亩产达到1085.99公斤。这是目前为止,第三代杂交水稻取得的最高单产。 28日,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来自中科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测产组在试验田抽取了3块田块进行收割,最终测得亩产1085.99公斤。 2019年,第三代杂交水稻“三优1号”曾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以单季晚稻的形式取得过亩产1046.3公斤的成绩。2020年在同样地点,“三优1号”又以双季稻晚稻的形式实现了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第三代杂交水稻项目主持人李新奇介绍,这次的“三优2号”是以一季中稻的形式“参考”。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第三代杂交水稻项目主持人 李新奇 “三优2号”这个品种不仅可以在普通大田种植,还可以作为海水稻在盐碱地种植。它的耐盐度却超过了1%,而目前海水稻的耐盐度普遍在0.3%到0.6%之间。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8
浏览次数:4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强调坚持开放联动,坚持共同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生态优先,坚持多边主义,书写基础设施联通、贸易投资畅通、文明交融沟通的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晚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与世界相交 与时代相通 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的主旨讲话。 10月1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与世界相交 与时代相通 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的主旨讲话。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习近平指出,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帆影,到航海时代的劈波斩浪,再到现代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交通推动经济融通、人文交流,使世界成了紧密相连的“地球村”。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给世界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严重挑战。我们要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推进全球交通合作,书写基础设施联通、贸易投资畅通、文明交融沟通的新篇章。 第一,坚持开放联动,推进互联互通。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不搞歧视性、排他性规则和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制度规则“软联通”,促进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 第二,坚持共同发展,促进公平普惠。各国一起...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5
浏览次数:6
新华社酒泉10月14日电 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于16日凌晨发射,发射时间瞄准北京时间16日0时23分。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担任指令长。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于14日下午进行推进剂加注。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翟志刚(中)、王亚平(右)、叶光富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由翟志刚担任指令长。新华社发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14日下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 航天员翟志刚是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航天员王亚平执行过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叶光富是首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 林西强说,按计划,神舟十三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后,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工作生活,约6个月后,搭乘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对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后,将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 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状态和各项设备工作正常,具备交会对接与航天员进驻条件。执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各系统已完成测试和综合演练,航天员飞行乘组状...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5
浏览次数:5
在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代表党中央祝全国老年人健康长寿、生活幸福。 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老龄工作,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财政投入力度,健全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强化基层力量配备,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 习近平强调,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落实好老年优待政策,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4
浏览次数:3
10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杨依军)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3日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中回顾近年中德、中欧关系发展并就相关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习近平积极评价默克尔任内为推动中德、中欧关系发展所作的贡献。习近平指出,“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这句话,既是对我们多年深入交往的很好诠释,也是过去16年来中德关系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经验。中国人重情重义,我们不会忘记老朋友,中国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希望你继续关心和支持中德、中欧关系发展。 10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 习近平强调,我们多次就双边关系、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治国理政经验等深入交流,共同推动了双边关系向前发展,推动了中德合作应对全球挑战。中德本着互利合作精神,发挥两国经济互补性,实现了共赢。中国和德国自身发展得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更大。这证明,国与国之间完全可以避免零和博弈,实现互利共赢,这是中德关系应该牢牢把握的主基调。明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双方关系发展何去何从,保持正确方向至关重要。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德关系,愿同德方保持高层交往,增进相互了解和人民友谊,深挖传统领域合作潜力,积极开拓能源转型、绿色和数字经济等务实合作新领域,推动中德合作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4
浏览次数:6